
市场短评:电力基础设施正成为中国全球竞争力的隐形铠甲
文章来源:老哥俱乐部投研发布时间:2025-07-18
7月16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继7月4日首创新高(14.65亿千瓦)、7月7日再创新高(14.67亿千瓦)后再次刷新历史记录,首次突破15亿千瓦,达到15.06亿千瓦,较去年最大负荷高出0.55亿千瓦,电力基础设施正成为中国全球竞争力的隐形铠甲。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是能源利用能力提升的过程,自从掌握电能后人类的科技能力和生活水准开始突飞猛进,电力消耗水平是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全面电动化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AI的发展更是将电力推升到全球竞争力的制高点。虽然依靠以煤炭石油燃烧驱动蒸汽发电和产生动力的体系已经很成熟并支撑人类文明最近二百年的突飞猛进,但这个体系的两个致命缺陷正挑战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煤炭和石油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体系,另一方面煤炭和石油的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成为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目前全球人口中还有超过一半处于能源使用匮乏的状态而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频发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生存,所以构建新的电力体系成为构建全球竞争力的核心底座,而中国凭借在特高压、核能利用、水电、光伏、风电等绿电核心技术的突飞猛进成为第一个构建完整新电力体系的国家并成功的将成本降到以煤炭石油为核心的旧电力体系之下。在广袤的戈壁、草原与海疆,光伏板阵列与风力发电机群巍然矗立,成为绿色电力的强劲源头。中国储能技术更是实现风光无限的关键拼图,从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到飞速发展的新型电化学储能,中国储能装机容量持续跃升,为高比例消纳波动性新能源提供坚实技术支撑。青海省曾创下连续15天全省100%清洁能源供电的纪录,中国电力系统正稳步走向深度脱碳的未来。这不仅是履行“双碳”承诺,更是抢占全球绿色产业价值链制高点的战略行动。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造一张兼具规模体量、技术高度、绿色深度与全球广度的能源之网。这张网既是经济引擎的“动力源”,也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更是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通行证”。当清洁电流在特高压银线中奔涌,当戈壁的风点亮沿海数据中心的屏幕,当中国标准为异国他乡带来光明与繁荣——电力基础设施,这一隐于幕后的关键力量,正以磅礴之力为中国全球竞争力提供着最为深沉的保障,驱动着大国巨轮向着更辽阔的未来坚定航行。